topmenuleft

淘汰高齡柴油車又紓緩業界壓力
政府擬資助劏舊車
為大幅降低路邊空氣污染,政府銳意淘汰高污染的老舊柴油車,消息透露,針對車齡15年的商業柴油車,當局除考慮資助車主換車外,並正研究資助「劏車」,但資助金額傾
向低過「換新車」。業界歡迎政府提供更大誘因,淘汰老舊柴油車,有業界初步調查顯示要求換車資助金額每輛30 萬
元, 「劏車」資助金額每輛21 萬元。

本報記者曾敏捷
據了解,環境局上月已透過立法會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了解業界反應。消息人士透露,現時有3.5 萬輛柴油車仍在營運,佔所有登記柴油車的30%,不過業界反映,運輸業近年生意不算好,有些小規模公司的柴油車大多超過15 年,若強迫他們一次過全部換新車,不但買車費用昂貴,而且油價高企不下,換車後汽油開支的經營成本大幅增加,營運有困難,屆時大批從業員生計也受影響。

3.5 萬輛車面臨淘汰
消息人士稱,政府明白業界困難,為鼓勵淘汰老舊柴油車,所以考慮除資助車主換車外,也研究資助「劏車」,例如車主擁有兩輛15 年車齡的柴油車,可獲資助一輛換新車,一輛「劏車」後不用買新車,但「劏車」的資助金額會低過換新車。至於具體金額,以及會否規定每間公司可獲資助換車或「劏車」車輛數目上限,消息人士強調具體細節仍有待政府與業界商討,目前未落實安排。

香港貨櫃車主聯會秘書長林海達表示,政府拋出淘汰車齡15 年柴油車計劃後,該會進行會員意見調查,成功訪問40 多名車主,合共擁有近700 輛貨櫃車拖頭,當中逾30%車齡超過15 年。調查結果顯示,會員要求資助換車金額每輛7.5 萬至80 萬元不等,平均要求30 萬元,約佔新車市價90 萬元的30%。若是「劏車」並將牌照交還政府,意見調查顯示平均要求21 萬元,約佔新車市價的23%。

林海達強調,有關調查只是該會內部調查,並非運輸業界共識要求的金額,該會將與其他業界代表繼續溝通。他稱政府應對換新車或劏舊車都提供資助,由於換車後營運風險增加,資助金額應該較高。舊車就算是車齡15 年,其實本身仍可繼續運作,就算轉賣到第三世界國家,甚至拿到劏車房「逐斤秤」,也值2 萬至5 萬元,政府若不資助劏車,車主根本不會交還車牌。他估計「劏車」資助金每輛要近10 萬元,彌補車主損失或司機可能失業賠償,業界才能接受

「劏車」資助低過換新車
他又稱,希望限制15 年車齡柴油車的措施,只針對立法後落地的新車,現已滿15 年的舊車若通過年檢,便應獲豁免,避免大量柴油車同時退役,打擊運輸業界。該會並要求當局,對到期退役或就算未到期但願意交還車牌的柴油車車主,提供補助。

「健康空氣行動」項目經理馮建瑋稱,「有賞有罰」才能有效淘汰高污染的老舊柴油車,政府應加強與業界溝通,商討制定社會可接受的賠償金額度,達至共贏。對於豁免通過年檢的老舊柴油車,他有所保留,因為計劃原意是盡快淘汰高污染柴油車,若容許舊車繼續行駛,是本末倒置。他指現時約10%老舊車輛造成70%空氣污染物,正是由於年檢制度出現灰色地帶,導致高污染車輛仍在路上行駛。他估計立法程序需時一年半載,有足夠時間讓業界準備,估計對業界衝擊未必太大。

80%污染物來自舊柴油車
車輛是本港空氣污染第二大源頭,現時80%重要污染物產生自老舊柴油商業貨車,雖然近年藍天再現,但審計署上周公布報告指出,路邊空氣質素持續差劣,二氧化氮和可吸入懸浮粒子全年平均水平從未達標,較悉尼、倫敦和紐約等國際大城市高出35%至2 倍不等。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早前接受本報訪問時明言,改善空氣污染要花錢,但為保障市民健康和優質生活環境,花錢「好值得」。環境局上月中針對解決路邊空氣污染問題拋出方案,參考外地「雙管齊下」做法,考慮對柴油車設下退役期限,例如柴油貨車車齡達15 年便不獲續牌,同時和運輸業界探討鼓勵加快換車的誘因,平衡業界生計和環保需求。

 

業界盼資助額加碼
【本報訊】因應換車資助計劃反應欠佳,據了解,政府有意全面檢討計劃,擴大資助換車範圍,未必延續現時以首次登記日期限制資助資格,或會資助所有高污染舊車更換新車。運輸業界普遍認為現時的換車計劃資助金額太少,而且設定換車期限做法不符合業界需要,歡迎政府作出檢討,並認為需提高資助金額,由現時相當於新車車價10%,提升為30%。

政府於2007 年推出第一期更換商業柴油車計劃,限制歐盟前期及歐盟I 期商業柴油車必須在三年內更換新車,才能獲得資助,資助金額由1 萬元至11.5 萬元,相當於當時新車價格大約10%,歷時36 個月的計劃,參與率只有29%。政府去年推行第二期更換商業柴油車計劃,針對歐盟II 期柴油車輛,即必須符合首次登記日期要求,才能參與資助計劃,截至今年10 月底,計劃實行時間超過一半,但參與率大約只有14%。

檢討資助換車範圍
落馬洲中港貨櫃運輸聯會主席蔣志偉表示,換車計劃限定車齡的做法,不符合業界需要,因為早於歐盟II 期首次登記日期前落地,最舊的一批車錯過第一期的換車計劃後,就不能再獲資助換車,變相逼使這批舊車在街上行駛,若政府擴大更換新車範圍,只要舊車換新車都獲資助,就可加速淘汰污染嚴重的老舊柴油車。

蔣志偉建議,更換新車資助金額提升至新車車價的30%。他指過去兩次換車計劃資助金額基本只有新車車價的10%,遠低於過往石油氣的士及小巴資助換車金額相當於新車價超過20%。以中型貨車為例,新車車價約70 萬至100 萬元不等,若資助金額只有新車價10%,車主月供大約1.5 萬元,供款期長達5 至6 年,投資期太長,增加風險,車主不願投資買新車,繼續用排污較多的舊車。

泥頭車司機協會總幹事陳三才認為,只要更換減少排放的車都應獲資助,不應限於更換歐盟最新一期的車種。他稱業內不少單頭車司機已年逾50 歲,從事運輸數十年,年紀和車齡都不小,若政府限制15 年車齡柴油車落地,他們都要換車,但沒能力換全新的車,又想多做幾年才退休,可能會考慮換符合排放標準、價錢較新車便宜的二手車,政府應該要考慮他們的需要。


換柴油車計劃已推逾10 年

為減少路邊空氣污染物,政府早在十多年前開始推行更換柴油車計劃,其中早年間更換柴油的士及小巴的成效顯著。

為促使全港1.8 萬部柴油的士盡早轉為較環保的石油氣的士,政府在2000 年8 月推出資助計劃,向每位以石油氣的士取代柴油的士的車主提供四萬元的一筆過資助。該計
劃已在2003 年年底完成。現時全港差不多所有的士(約99.9%)都使用石油氣。

小巴方面,政府自2002 年八月開始推出資助計劃,鼓勵全港六千多部柴油小巴的車主盡早把車輛更換為石油氣或電動小巴。如把柴油公共小巴更換為石油氣小巴,每部可獲六萬元的一筆過資助;更換為電動小巴的資助額則八萬元。至於柴油私家小巴,如更換為石油氣小巴,可獲豁免繳付首次登記稅。目前,電動車輛已獲豁免繳交首次登記稅。該計劃已在2005 年年底完成,至今約有60%的登記公共小巴為石油氣小巴。

因應換車資助計劃反應欠佳,據了解,政府有意全面檢討計劃,擴大資助換車範圍
 

業界歡迎政府提供更大誘因,淘汰老舊柴油車